欢迎您访问中出网
注册|登陆服务热线:400-668-481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疫情下,“智慧城市”被打回了原型

日期:2020-02-25

“智慧城市”被打回了原型

智慧城市建设搞了很多年,如火如荼,尤其是各种高大上的PPT,精美的插图,智慧城市之下的“智慧XX”,涵盖了交通、能源、电力、医疗、社区等等。“智慧”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不过真正喜欢往“智慧”上靠的,主要是一些外强中干的集成商或资本运作商。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但是,经此一疫,各地建设多年的智慧城市貌似并未发挥出亮点,尤其在调度与应急上。人员管控、车辆管控、交通管控、医疗环境、信息采集、社区管控等环节,早期还是依靠传统的办法,进行设卡、拦截、纸质采集、电话收集等等,大量的人力投入及风险。

经此一疫,BAT及部分AI企业反而基于在算法及研发的优势,及其TOC的特征,快速落地一些场景应用,比如社区排查、信息登记等。安防企业,基本都依托于红外热成像测温进行落地,热成像测温属于单点突破的刚需设备,属于单点战斗级产品,是必须而有价值的,但不是打赢抗疫保卫战的“全局性”的核武器。

未来的智慧城市,除了基础服务,应该有较强的“预警、预判、应急联动与响应”功能,更应该强调管理机制而不是过分依靠技术,智慧城市不能“自说自话”,应该与运营真正衔接。

智慧城市的格式应该是:智慧城市.exe而不是智慧城市.ppt。

红外热成像测温亟需提升

传统水银体温计面对疫情,缺陷明显(接触式、时间长),非接触、快速测温的红外热成像方式解决了水银体温计的缺陷,但也有自身问题。

从政策来看,1月30号印发关于组织做好红外体温筛检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将红外体测筛检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基于ZC加持,一批批红外热成像企业、产品、解决方案快速浮出。

问题在于:精确度到底有多少偏差?配合黑体吗?对环境有要求吗?有货吗?是自己的技术吗?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吗?热成像测温的弊端、缺陷、适用情况是否充分阐述给用户?否则,为了迎合ZC及企业自身利益而交付的,不可用的、形式主义东西,与卖假的口罩的有何区别?

卫健委的回应比较客观:红外热成像能够实现非接触、远距离、多目标体温检测,可以减少人员接触,相对安全便捷,但是,精确度受环境影响,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人脸识别的宣传误解及新挑战

疫情期间,比较让群众困惑的是“人民群众必须戴口罩的刚性需求”与“AI企业要进行人脸识别”之间的困惑。“戴口罩仍然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这个描述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口罩能否真正进行有效身份识别”,所以有必要澄清。

各种误解及澄清如下:

误区1:戴口罩也能进行人脸识别,并以带口罩通过闸机举例。当人脸库规模不大,并调低阈值,戴口罩进行人脸识别是可以的。人脸识别无非是采集及比对人脸特征,从整个人脸到局部人脸(仅仅漏出眼睛),人脸信息缺失、精度下降,仍然可以通行。但精确度降低。

“是否戴口罩”的识别:这个很简单,相当于工地“未佩戴安全帽”识别,检测人脸区域,一旦识别未戴口罩,系统自动进行报警提示。

“人脸区域”识别:针对高密度人群,快速在画面定位人脸,并结合热成像摄像机进行画面人脸定位及测温,如同快速在画面的行驶的车中找到车牌位置一样。

近日有消息称,市场有“通过在口罩打印人脸图像以实现戴口罩情况下人脸识别”的产品,即通过口罩图像补充了被口罩遮挡的人脸信息,共同实现“人脸验证”。这与之前的“人皮面具”破解支付宝类似。面对活体、3D等模式下无效,还不如“局部人脸-3D识别”靠谱。

部分AI企业暴露资金实力及PR实力

之前有媒体曝报道,知名AI企业,扯抗疫大旗谋贷款,奇葩操作惹一身骚。报道中称该企业申请1亿贷款,用于开发“戴口罩人群中更加精准的人脸识别相关技术”。即上文提及的在目标人群中快速发现人脸并进行测温。但是,因为表述不清,遭到质疑:抗疫期间,人们都戴口罩这个贷款开发项目是否合理?之后企业的PR回应也效果不好,继续发酵。

本次疫情,安防企业表现林林总总,有的可圈可点,有的乏善可陈,有的吃相难看。企业的PR也是,一手忙于自家企业的募捐贡献,一手忙于自家企业的解决方案宣传,还有的忙于企业“疑似案例”的相关澄清和说明。演练与实弹、林林与总总,实力之差异,可见一斑。

海康大华还是你大爷和二大爷

抗疫期间,无论方案快速反应,还是方案落地情况及影响力看,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因为品牌、渠道、客户关系、服务支持覆盖等,龙大和龙二海康和大华仍然表现优秀。

而红外热成像产品角度,红外筛检的核心芯片以进口为主,供应商包括Flir,以及2019年由Sofradir和ULIS合并而成的Lynred。国内高德红外已建成8英寸0.25um批产型MEMS生产线,是国内唯一一条自主可控且具备批产能力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大立科技在核心器件领域获“核高基”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整机领域来看,供应商主要包括大立科技、中电11所、高德红外、华中数控等。但是真正广泛落地的,海康和大华的比例更高,虽然并不掌握热成像核心技术。如同不掌握CCDCMOS一样引领全球安防行业一样。

BAT是抗疫的战略级选手

抗疫期间,安防企业的各种解决方案大多以红外热成像、闸机、访客机、人脸识别等硬件“局部战斗”为主。部分AI企业则基于算法及平台优势,在“趋势研判及人员信息角度”发力,属于战役层面。BAT基于云计算及toC优势,及众多APP矩阵优势,快速落地相关信息采集、上传及汇查询总的应用,包括针对个人及针对企业与ZF的不同应用。

也有企业基于国字号云计算背景,接入了民航、铁路、公路、卫健委等权威数据,汇总形成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可以快速进行个人的相关查询工作。通过后台的数据库比对碰撞,实现颗粒度较细的模型,并形成“疫情传播云测模型”。这是云计算及大数据的价值。

人群抗疫之外,注意视频监控设备的抗疫

在举国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之际,有件针对我国的网络安全攻击引起了广泛预警。上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了《关于近期境外黑客组织拟对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发起攻击的预警通报》(以下简称《预警通报》),该《预警通报》显示境外黑客组织声称将于2月中旬对我国发起网络攻击,以我国多家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并公布了其掌握的一批相关视频监控系统在用境内IP地址。

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安全的视频监控设备约3300万台,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属于国家重要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旦被攻击,有可能系统遭到破坏、视频监控的功能会丧失,视频数据会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到国家公共利益。

广东省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平台称此次公开的IP地址均属于国内某家科技公司生产的视频监控设备,该组设备存在大量未修复的漏洞,攻击者可以绕过登录界面直接查看监控内容,甚至取得设备的控制权限。




声明:所有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出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声明:凡来源标明“中出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出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出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7天内与本站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