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密集出台相关文件,对加快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关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

超充作为补能方式之一以方便、快捷、效率高等优势脱颖而出,国家对超充充电设施定下发展基调。率先吃螃蟹,提出超充之城的是广州、深圳和海南。

2022年4月,广州发起“超充之都”建设计划,明确2024年新增超级快充站约1000座。

2023年3月,海南发起海南“超充之岛”的建设,规划到2023年建成超100座超充站;到2025年建超400座超充站。

2023年6月,深圳规划2025年将建设超充站300座;2030年,超充站将增至1000座。

01、2024年关键词之超充

2024年,打造超充之城更是紧锣密鼓。各地区打造超充之城的新闻不断被刷新,全国各地区都向着“超充之城”进发,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布点规划。超充俨然成为充电行业2024年的关键词之一。

2024年1月,武汉提出全年要建超充站80座;

2024年4月,重庆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建成超充桩4000个以上;

2024年5月,福州打造超充之城,到“十四五”末,拟完成100座充电站、1000根超快充桩的建设目标,其中光储充检站和超充站50座以上;

2024年6月,佛山南海区提出至2026年年底,要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90座超充站,每个镇街建设不少于3个超充站。

2024年8月北京市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数量翻番,达到1000座;

2024年12月佛山禅城区目标是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模(不含私人)达到2000个,建设超级充电站50座、光储超充示范站10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V2G)一体化示范站5座;

02、优秀生深圳

据报道,目前深圳已初步构建了遍布全城的超充服务点位,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双双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

“深圳的充电桩已经超过37万个,超充站已经建设了500座,是全国第一个‘双超’城市,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最新数据表明充电站转型变成超充站后,利润率最高达到49%。”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余璟公开表示。

深圳是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以“存量改造+增量拓展”的发展模式,快速在新能源领域扩大超充网络。

一方面,是深圳有深厚的充电桩企业制造厂家和运营平台,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生态。据公开数据,目前深圳拥有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产业链紧密联动。其中,充电整桩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作为充电桩核心零部件的充电模块,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70%。

另一方面,它的背后,是深圳基于全市域级、全自主可控、精细建模的统一时空信息平台打造的“电力充储放一张网”,打消车主对各个厂商运营端APP端口不一,反复下载注册APP的烦心问题。

03、打造超充,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从深圳的经验中看出,建设“超充之城”,需要超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包括车企、运营商、设备商、电网、政府等在内的多主体协同发力。绝非简单的建桩、建站。

在运营商和设备商方面,超充建设意味着更大的场地、电力需求和更高的设备投入,对运营商和设备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超充技术和投建方看,截止2024年,行业的超充场站主要集中在主机厂以及头部充电运营商企业。

超充桩生产和研发以上市公司为主。

比如星星充电生产北斗四代360kW/480kW分体式直流充电桩;

华为数字能源推出华为全液冷超充,支持1000V充电电压,可实现600kW大功率充电;

特来电生产液冷直流充电终端,充电功率最快可达600kW,

英飞源推出640kW全液冷超充系统,

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800kW天玑柔性共享超充堆;

蔚来单桩最大功率可达640kW,小鹏单桩最大功率960kW等。

投建方以车企为主。

特斯拉:截至2024年,特斯拉已在中国大陆建设布局超过2000座超级充电站。

蔚来:截至2024年,蔚来共建有2279座超充站,10240根超充桩。

小鹏:截至2024年,S4超充站共有654座。

理想:截至2024年,理想超充站共774座。

极氪:截至2024年,极氪符合800V超快充标准的极充站有653座。

由于超充场站投入大,涉及的环节多,包括场地规划、电网铺设等,投入产出比暂时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在全国真正落地的场站并不是很多。比如广州,2024年计划新增超充站1000座,截至8月底,广州市统计的360kW及以上的超充站不足300座。同时,车企方推出具备超充技术的车型并不多,超充场站的投建,还需运营商、设备商、车企、电网、政府端不断积累经验,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