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国家层面主动探索V2G应用落地
3月28日,深圳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车网互动(V2G)实测,覆盖全市超过760个充电场站,超过1.7万车次参与,互动电量达到8.8万度。据了解,深圳全市电动汽车车主将富余电量反送回电网,每反送1度电可获得4元补贴,比低谷期充电1度电花费0.4元,净赚3.6元。
3月31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家车企、桩企开展全国首次大规模车网互动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重点开展车桩兼容性和互动性、充电桩并网性能,以及电池放电安全性等测试,涉及10家车企的19款车型,以及9家桩企的13款V2G充电桩。
目前上海已建成30万千瓦智能有序充电网络和2万千瓦V2G放电能力。此次测试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和V2G充电桩生产制造企业围绕车网互动开展技术突破与上下游联动。
实际上,V2G不仅是市场需要,更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需要。早在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文,从国家层面上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中提到,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以V2G项目为主体探索技术先进、模式清晰、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力争以市场化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
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和项目,共9个城市、30个项目。包括上海、沧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等城市入选。
除了深圳,上海,保定用4年时间实现V2G应用乡镇、景区、园区、社区、机关等全场景覆盖。
“车网互动是落实‘双碳’战略的核心抓手。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车网互动的‘保定模式’,为中小城市新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保定市发改委主任康峰对媒体表示。在保定东方家园社区试点“社区虚拟电厂”,聚合1200辆私家车参与电网调峰,预期车主年均增收4000元,物业年收益超10万元,形成多方共赢的市场化机制。
02、V2G技术落地形成各方利好
V2G技术的应用使电动汽车成为分布式移动储能单元,减轻电网压力,实现削峰填谷,并为用户带来收益。据深圳商报报道,深圳全市电动汽车车主可以将富余电量反送回电网,每反送1度电可获得4元补贴,比低谷期充电1度电花费0.4元,净赚3.6元。这一机制吸引了大量车主参与,尤其是网约车司机,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反向放电,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为电网提供了灵活调节能力。
对于电网而言, V2G技术可以将大量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有效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对于用户而言, 参与V2G项目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例如峰谷电价差收益、辅助服务收益等,从而降低用车成本。
对于社会而言, V2G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技术和政策导向,推动V2G双向充放电市场迎来红利,部分企业已嗅到市场利好。
03、V2G技术将推动双向充电桩发展
在企业端,星星能源率先通过“充电+能源”组合,并将各场景资产进行精益运营,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从充电到能源生产、存储、管理、消纳、交易的全产业链布局和持续升级,完成充电网-微电网-移动能源网的升级融合。
英飞源推出光储超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多能源接入实现动态扩容,在江苏南京落地光储超充放(V2G)示范站。
国家电网 & 南方电网在多地推动V2G项目,如北京、上海、广州,采用定制化双向充电桩,并依托“e充电”和“顺易充”平台整合能源服务。
比亚迪自研V2G充电桩,搭配汉EV等车型,在深圳等地开展储能示范项目,探索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的潜力。
优优绿能联合行业伙伴在上海共建V2G车网互动示范站,第一批V2G车网互动示范站6个场地全面落地。
目前,多家企业已着手研发车载充电机逆变技术,支持车对车(V2V)、车对电网(V2G)等多元化应用。同时,车网互动也将推动双向充放电桩的发展,从而利好积极拓展大功率双向充放电模块领域的企业。
当然,我们也看到,目前V2G充放电更多的还是在政策端推进,企业逐渐跟进,离普及化还有距离。接下来,部分大企业布局V2G将以光储充放一体化场站为核心,验证其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