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若干举措》聚焦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业态发展两个关键方向,助力民营企业开辟投资新赛道,培育经济增长强引擎。
在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方面,《若干举措》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项目。
在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上,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充电设施领域加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运营1万台以上充电设施)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目前,一大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智能电网、储能、氢能、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能源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民营企业参与的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约占50%。
《经济日报》评论认为,能源领域向更多民营企业开放,不是简单的“分蛋糕”,而是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棋局”。构建多元共生的能源生态,不仅意味着能源体系的重塑,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深度释放。
【停充圈】认为,充电领域作为新能源基础设施,是推动交通产业转型的关键纽带。由于充电网络的密度和效率决定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其发展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但当前行业面临充电效率、电网承载力、区域不平衡等问题。未来随着800V高压平台、液冷超充、兆瓦闪充、车网互动等技术的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将逐步从“配套保障”升级为“战略先导”,成为新型能源系统的“数字底座”和“调节阀门”。其战略价值远超单一交通领域,也将进一步重构能源生产、消费与储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