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两个新闻
第一条新闻:石油巨头甩卖18座充电站
近日,武汉城投能源集团新能投公司与湖北壳牌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充电站业务资产收购协议。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完成了对湖北壳牌能源持有的,位于武汉市范围内约18座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及891个充电枪的战略性收购。
早在今年3月份,壳牌能源就已经公开转让信息。
无独有偶。
2025年3月初,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一则充电业务项目转让内容。其中具体涉及127座充电站、2075根充电桩;
2025年8月,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深圳宝安区某超级充电站的71台充电桩设备及附属设施拍卖。
第二条新闻:2025年充电桩相关企业超80.3万家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充电桩相关企业超80.3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1.5万余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这边充电桩企业已突破80.3万家,那边石油巨头甩卖18座充电站,网络上也开始频繁出现转让充电站的新闻。充电桩市场还有搞头吗?
01
停充圈从各方信息源中,独家分析壳牌甩卖充电站背后战略。
1、有选择地投资电力
时间回到2024年。尽管2024年壳牌发布《能源转型战略2024》重点扩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但是面对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对其战略或做微调。
壳牌(中国)方面2024年5月对第一财经记者作出以下表述:
“壳牌已做出决定,自2023年底开始,退出中国包括发电、贸易和营销等在内的电力价值链相关业务。公司将有选择地投资于电力,专注从我们的电力投资组合中实现价值。”并强调,上述决定不适用于壳牌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据综合多方报道,壳牌此举或为响应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CEO)提出的将重点放在利润率更高的项目上而作出的业务调整。壳牌正在加速剥离低利润资产。无论是石油还是新能源项目。
2、加速剥离低利润资产
尽管壳牌强调扩大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将“为中国的能源转型作出贡献”。但时间来到2025年7月,据公开新闻,壳牌还是卖掉武汉市范围内18座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及891个充电枪,收购方为汉城投能源集团新能投公司。行业普遍推测这是一次低价转让。
一方面,壳牌的核心优势在于上游油气、炼化、贸易以及下游燃油零售网络,在发电、输配电等整个电力价值链上的整合度和竞争力,相对于传统电力公司或新能源巨头,可能仍显不足,这种传统石油公司转向电力供应, 建设广泛、可靠且快速的充电网络需要巨大的前期资本投入,对于电力全链条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另一方面,壳牌能源转型涉及多项业务板块,大天然气业务是能源转型的战略重点,虽然充电站属于新能源业务的一部分,在壳牌的总体战略中,应该尚不属于高回报项目。
所以,在壳牌能源的战略中,剥离低利润资产是其战略需要。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于赚惯大钱的巨头眼中,充电站都不算优质项目。
02
但是在另一边,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充电桩市场需求依旧爆发,长城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充电桩市场空间将突破千亿元,其中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将分别达到729亿、190亿和103亿规模。
在国内,公用充电桩数从2021年的34万个到2025年6月总量达到417万个的几何倍数增长。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持续攀升,2025年新增约11.5万家。
2025年2月,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要求试点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换电、光储充、全液冷、V2G(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同时鼓励地方出台土地、电价、服务费等支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
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
一系列利好政策带动市场投资热情,面对千万亿级市场,民企、国资、个体等等持续入局。
上一篇,停充圈也指出,目前充电桩运营市场,充电桩利用率,地区发展平衡问题,回报周期,盈利模式等才是投资入局的关键问题。充电服务费0.21元!桩补贴未发?充电场站繁荣的背后
当前高速公路有10%的服务区未覆盖;主要发达城市的充电站规模较大,而中小型城市还未覆盖充电站;现存的充电桩僵尸桩占比达10%。
那么,充电桩市场究竟有没有搞头?你投资的充电站回本了吗?欢迎投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