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出网-智能出入口与停车充电行业平台!】
注册|登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出入口头条>行业资讯

旋转门技术突破,展箱回缩防夹人两翼门研发成功

日期:2019-07-16

旋转门作为各类建筑物的门口通行设备,发挥着环保节能的作用,同时由于旋转门的独特结构和外观,深受市场的青睐。旋转门在日常使用中作为民用通行设备,安全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根据国标GB/T 34616--2017《人行自动门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两翼旋转门在运行过程中,展台前梃与门的右侧立柱框,在距离500mm的时候,如果此时再强行通行,当旋转门上配置的安全防夹传感器形成安全盲区或者中控系统一旦失灵,两翼门展箱前梃与立柱之间将会对人形成撞击和冲撞后的夹持伤害。尤其是此种情况下,旋转门还在继续运行,将会把受害者拖入到展台曲壁与立柱外弧壁之间,由于其设计间隙只有40mm,此种情况会对人产生重大夹持伤害。

展箱回缩防夹人两翼旋转门
图1展箱回缩防夹人两翼旋转门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科技的进步,针对此危险区域的安全问题,比业公司研发了激光安全防夹传感器,通过安全保护范围的扩大而起到安全作用。国内的几大旋转门中控系统专业公司,也在对旋转门的驱动力矩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保障危险区域对行人的安全保护,但是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旦控制失灵对人的夹持伤害问题。

图2 危险区夹人后展箱回缩状态
图2 危险区夹人后展箱回缩状态

针对于旋转门出现危险造成伤害的真正根源,怎么能够做到即使控制失灵,对人也不会产生夹持伤害,也就是一旦出现夹持事故,夹持的空间能够放大,足以能够融入一个人,通过空间避让保障行人安全。锐泽控股—山东赛艾福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带着这个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实验,“展箱回缩防夹人”两翼门第一代产品于2018年12月份正式试验成功,展箱回缩功能通过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把原有的间隙从40mm扩大到280mm,足以容纳一个人的宽度,避免了对行人的夹持伤害。此功能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ZL 201910140982.7),此功能从机械的角度,彻底解决了两翼门出入口夹人的课题。

图3 危险区夹人后展箱回缩状态
图3 危险区夹人后展箱回缩状态

展箱回缩防夹人两翼旋转门,保留旋转门所有的传统功能,增加了更安全的展箱回缩避让功能,其主要特点是:1、通电自动同步自检功能。2、夜间锁门安全防护功能,夜间锁门后,展箱回缩功能被机械屏蔽,保障旋转门的锁门安全。3、挤压触发和红外触发功能,进入主危险区域对行人造成危害的时候,可通过挤压胶皮里面的接触式开关和红外感应触发此功能,保障安全。4、自动复位功能,当触发回缩后,可以通过触摸屏让展箱自动复位。

图4 复位后恢复正常运行
图4 复位后恢复正常运行

展箱回缩功能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展箱前梃处安装的挤压触发开关(触发范围自地面至2.5米高处)和门体顶部的红外非接触传感器,行人如果强行通行,遇到危险时挤压触发开关或红外非接触传感器被触发,展箱自动回缩,产生280mm至330mm的安全避让间隙(图2、3),危险解除后,操作触摸屏的展箱复位按钮,展箱自动复位不受旋转门驱动系统的影响(图4),此功能产品经过了一万多次的耐久性测试,已经获得了德国莱茵TUV的检测报告。

声明:凡来源标明“中出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出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出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7天内与本站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